乐点-乐点社区-小程序-智慧娱乐生活

标题: 2015年在线教育:巨头布局 O2O爆发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6-1-14 10:31
标题: 2015年在线教育:巨头布局 O2O爆发
2015年,在线教育因资本市场的起伏不定而几经转折。
  如果说2013年和2014年见证了中国在线教育行业的萌芽与爆发,推动着整个行业的高歌猛进,那么刚刚结束的2015年,却因为资本市场的起伏不定而几经转折。
  一面是初创公司因盈利模式不够明确而举步维艰,如梯子网、老师来了、成长网等产品因资金链断裂、发展方向出错等逐渐消失在人们视野中;另一面成熟企业却正通过巨额融资、自身布局、融资并购焕发出新的生机,像沪江网、网易云课堂、百度传传课却在资本或巨头的庇佑下实现飞速发展。
        
  资本在徘徊,政策却在前进。
  2015年5月,与在线教育有关的新政出台,为“互联网+教育”的发展保驾护航。
  9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鼓励广大师生在日常教学与学习过程中根据需要使用新技术和新产品,也鼓励企业和社会机构根据师生需求积极投入研发。
  12月,最新修订的《教育法》中把第66条修改为:“国家推进教育信息化,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教育管理水平”,更从基本法的层面上强调了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
  在热潮退却、理性回归的2015年,在线教育市场如何度过波折、寻求发展?下文将通过图表形式,对过去一年中在线教育行业发生的大事件进行梳理和盘点。
  首先登场的是在线教育行业中的巨头公司们,包括网易、BAT、新东方、好未来等企业在内的大公司,它们在用户、流量上天然地占据了优势,在教育领域也玩得风生水起。
  一、网易
  纵观2015年,在巨头公司中,网易在在线教育行业掀起的浪花是最多的,而且在多个细分领域都有所突破。
  在职业教育上,2月,网易云课堂上线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微专业,每门微专业都根据热门工作岗位需求进行定制,用精炼的课程体系确保用户能掌握某一岗位的技能。考核通过的学员,除了在招聘网站都会有额外展示外,还能获得网易、丁香园、蘑菇街等企业的就业推荐,既完成了“学习—就业”的闭环,也给企业提供了一个类似“内推”的新平台。微专业从社会、企业的需求出发定制课程,“从结果反推内容”,拓展了在线学习的下游,目前21门微专业,半年内销售已经超过千万,也对在线教育的营收模式做了有益探索。
  在高等教育上,网易与高等教育出版社合作推出的中国大学MOOC,以建设顶尖中文慕课平台为宗旨,在2015年发展很快。4月和6月,紧跟移动化浪潮,中国大学MOOC推出Android和iOS客户端,而后增设讨论区、引入SPOC(学校云服务)、上线职教频道等的动作,则分别解决了传统MOOC在互动性、完成率、实用性上的缺陷。年底入选苹果商店中国区“年度精选”,也是对其这一年发展的肯定。
  在外语教学上,有道词典除了上线新功能之外,用户量突破五亿大关,市场占有率不断攀升。
  在公开课程上,网易公开课入围WISE教育项目奖,这也是2015年度入围产品中唯一一款中国产品。
  这家惯以低调形象示人的公司,在在线教育中的发展却有些抢镜。不同于其他巨头常用“自有+投资”的战略方式,网易更倾向于实干,用自有产品在每个垂直领域扎根生长,筑成坚固壁垒。作为在线教育行业最早的入局者之一,网易把教育产品放在战略级的产品地位,通过一系列专注垂直的产品互补和促进,形成网易教育产品矩阵,使其既能承接用户不同需求,也保证了不同产品间用户的有效转化,形成持久战的姿态。
  12月,有消息透露,网易K12题库产品“网易100分”也已经开始内测。可以预见,在2016年里,网易在在线教育的这盘棋,可能会下得更大。
  二、百度
  2015年,百度改变了从前以泛知识产品和核心教育产品两大类产品的发展路径,转而以用户年龄为分界点,主攻K12领域的学生用户与18—30岁偏职业群体。
  在K12领域,由百度知道孵化而出的产品作业帮在2015年动作不断。这是百度针对中小学生的题库应用,上线时曾被认为是“垂直教育版的百度贴吧”。随着猿题库、学霸君、一起作业网等同类应用的不断上线,K12题库应用市场呈现白热化的竞争态势。2015年2月,作业帮Android版上线语音搜题服务,作为当时第一家推出语音搜题功能的题库应用,作业帮企图以技术层面的创新杀出红海。
  Q2财报发布后,百度宣布启动“航母计划”,旗下十余个优质项目将获得独立发展和对外融资的机会。8月,作业帮在百度外卖、91桌面后成为第三个独立拆分融资的业务,新公司被命名为“小船出海”。有分析人士认为,“小船”作业帮在脱离百度这艘巨轮后,或许能更加集中精力前行。
  同样,K12领域的争夺重点“高考用户”也进入了百度的视线。4月,百度上线了针对高考用户的题库应用——觅题App,10月更名为百度高考App,更加明确了服务高考备考领域的自身定位。
  12月,百度重新调整了教育业务的布局,它在2016年的发展思路显得更加清晰。一方面,新成立以百度传课为重心的百度教育事业部,主要面向18-30岁的学习人群,包括大学生、职场用户等,向综合型大平台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原有的百度文库事业部,也将利用自身积累资源,通过百度高考和文库优课(为教师提供教学资料检索)两款产品,专注K12领域。同期,百度传课推出面向教学机构的“光合计划”,为合作机构提供便利,降低优质内容产出成本。
  尽管百度早早布局在线教育,却因为战线拉得过长,反被繁杂的业务困扰。如今理清思路卷土重来,或许是在教育领域中实现“连接人与服务”使命的好时机。
  三、腾讯
  握有QQ、微信两大社交产品的腾讯,在2015年,最亮眼的表现也体现在社交上。
  7月,QQ率先推出以校园号为载体的QQ智慧校园,并在五所高校展开试点,涵盖学校的信息安全、学校管理、教务教学、校园生活四方面,方便老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还能根据学校要求定制相关接口,11月正式对外开放。
  10月,腾讯又以微信为基础,发布腾讯智慧校园,旨在为各类学校提供的一体化互联网智慧解决方案,共分为幼儿园版、中小学版、高校版三个版本。
  除了依靠本身产品的布局,腾讯还以投资的方式,弥补了自己在题库和大热的O2O领域的短板。
  QQ智慧校园和腾讯智慧校园这两款产品同时接连发布,似乎已经能看出腾讯的野心。一旦核心教育产品不给力,就反其道而行之,从社交倒推到教育市场也未尝不是一种方法。
  另外,虽然QQ智慧校园和腾讯智慧校园的侧重点和基础平台各有不同,但均以校园用户为重点,在发展上免不了会有所竞争。腾讯以互补性来解释这个问题,但现在看来,是否会造成资源内耗还不一定,不过,这也符合腾讯一贯来“多条腿走路”的战略(通过不同事业群间的相互竞争,再优胜劣汰)。但从目前看来,QQ和微信依然是腾讯想要“连接一切”的利器。
  四、阿里
  虽然2015年,阿里在O2O、娱乐、传媒、健康等行业中处处显露“进击”的姿态,但在在线教育行业中,阿里却显得有些“漫不经心”。
  淘宝教育是阿里在在线教育布局的唯一核心的自有产品,前身是淘宝同学。升级后的淘宝教育延续了阿里的电商基因,除了青白相间的页面色调不同外,其他与淘宝网别无二致,课程数量、类别都比较丰富,而且,像聚划算、秒杀等促销方式也在淘宝教育上屡见不鲜。
  比较特殊的是,淘宝教育在9月上线了“乡村云端计划”,通过公益的在线直播课的方式,把城市里优质的教育资源与缺乏师资的农村进行对接,为品牌加了不少分。
  淘宝教育总监房卉林曾说过,“没有交易就搞不活教育”,在阿里商业基因的感染下,淘宝教育也在向着商业化的方向前进。
  五、新东方
  2015年,新东方在拓展新业务、新合作上,很忙碌。
  4月,新东方先是与国外在线教育巨头Coursera开启战略合作;紧接着是战略投资机器人教育平台乐博乐博和成立新东方百学汇教育咨询有限公司,这两个项目也成为新东方的素质教育空间计划中的重要组织部分;月末,新东方在线正式发布B2B业务品牌“新东方教育云”,全面整合旗下B2B业务,开启品牌化之路。
  6月,新东方再次调整旗下业务布局,整合集团的国内项目管理中心、新东方在线的国内考试项目部和各个新东方学校的国内部,成立新的国内大学项目事业部;另外,新东方与ATA合资公司职尚教育旗下在线职业教育网站 “直上”也如期上线。
  作为线下传统培训行业的巨头企业,新东方在教育行业已经拥有20多年的经验,被视为传统教育培训行业的领导者。虽然“新东方在线”网站推出时间已超过10年,“颠覆新东方”的口号更是被很多新产品喊了好多年,但新东方在2015年的重点仍然是转型。无论是调整自身业务结构,还是在素质教育生态圈上的布局,抑或是通过合作投资等方式参与其他产品的发展,或多或少都流露出新东方想要脱离原有培训机构刻板印象的印记。
  9月,俞敏洪在接受采访时,给新东方的转型只打了50分,连及格线都没够到。看来新东方在“转型”之路上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六、好未来
  对标新东方,面向线下培训的好未来(前身学而思)同样面临着转型的问题,而它的对策,则是停不下来的投资和收购。
  根据笔者统计,在2015年中,好未来一共完成2笔全资收购和5笔投资,范围涉及K12(高考派)、O2O(顺顺留学、轻轻家教)、外语教学(励步英语)、儿童教育(小伴龙)、教师备课(学科网),基本上覆盖了在线教育的热门领域,投资总额已经达到亿级。
  “让学习更有效”是好未来的使命。在好未来CEO 张邦鑫看来,在线教育行业太过垂直和细分,单打独斗难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而投资能让每个产品发挥最大的价值。让好未来专注中小学即幼儿教育领域,把其他内容交给资本,好未来在2015年的发展也为行业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七、重要融资

  除了上文提到的那些巨头公司们,已经在市场占据一方霸业之外,作为互联网的新风口,创业公司也趁势涌入,他们对用户需求的理解、对产品形式的创新好对商业模式的探索所做的努力,为这个行业增加了更多的可能性。上表以融资轮次为序收录了2015年比较重要的21个融资案例,从中也可解码在线教育市场的一些信息。
  1、O2O大热
  在搜索、支付、社交三大入口被BAT三家瓜分之后,O2O已经成为互联网行业下一个关键点,围绕着O2O,不仅有BAT撒网发力,VC们也都在此逐鹿争雄,而在线教育市场也不例外。
  在上文21个案例中,涉及家教O2O的有9个案例,占据半壁江山,融资能力更是惊人。像轻轻家教,仅在2015上半年就获得4笔资金,完成了3轮融资,一鼓作气走到了C轮;请他教在两个月内完成了总金额超过1亿人民币的两次融资;腾讯投资的疯狂老师也分别在5月和7月完成B轮和B+的投资;而跟谁学虽然只在3月完成A轮融资,但其5000万美金的融资金额也刷新了由小米保持的A轮最高额4100万美金的记录。
  继出行、外卖、购物等O2O领域大热后,家教O2O在2015年集中爆发。2015年暑假,各大家教O2O平台依靠烧钱补贴展开激战,拼杀过后,一些平台已经积累了客观的用户量和销售,足以吸引下一轮投资者;而像“老师来了”这样烧钱过度的平台则被资本寒冬的流弹击中,为在线教育行业又新增了一个死亡案例。
  资本市场对O2O的过渡宠爱,使很多产品并未想清楚发展方向。常见的家教O2O平台,只扮演了师生间的“中介”角色,除了承担教学任务,老师还需操心推广、宣传、招生等杂活,不免减少了对授课质量的重视程度,而对家教需求旺盛的学生主要集中于毕业班,时间宝贵,为了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好的提分效果,家长显然更愿意信任学校授课的老师。在没有核心竞争力,仅靠补贴拉拢用户的情况下,一旦平台停止补贴,老师和用户就会很快流向其他同类平台。
  与此同时,与补贴烧钱相生相伴的还有“刷单”行为,某些平台为求在新一轮融资展现更好看的数据,对刷单行为听之任之,致使“刷单”成为行业默认的潜规则。
  “敢问路在何方”困扰着很多家教O2O平台。如何留下老师和用户,培养用户习惯,形成二次回购,成为它们急需解决,也是VC们最关注的问题。但如果家教O2O平台的运营模式仍然停留在“中介”的角色上,那么在2016年,它的日子可能就没这么好过了。
  2、市场仍处于早期阶段
  沪江网D轮融资成功,跻身独角兽行列的事件,让国内在线教育行业集体“高潮”了一次,但这只是个案,“等钱来”才是这个行业的常态。从上表可见,在这些重要融资案例中,有3/4还处于A、B两轮早期投资中,进入C、D轮的都只有3个产品。
  不仅是表格中的数据,根据互联网教育研究院发布的《2015年互联网在线教育发展现状分析》显示,超过一半的在线教育公司尚未获得融资或者还在等下一轮融资的到来。

  在已经获得融资的公司中,天使轮和PreA轮占了一半份额;从天使轮、PreA轮、A轮按次序到D轮,占比逐渐减少,尤其是C、D轮融资的总和占比和B轮差不多,融资双方的活跃度都有所降低。
  当创业公司开始寻求B轮以后的融资时,一方面VC对创业公司提出了更多关于营收和商业模式的要求;另一方面,创业公司们开的价码越来越高,当他们还无法证明自己的创收能力时,VC们也不得不谨慎行事。在线教育行业仍处于早期阶段,领跑的成熟公司还是少数。
  八、海外市场的发展
  在关注国内在线教育产品的发展现状之外,海外产品的发展也值得我们注意。
  2月,社交媒体巨头Facebook推出教育子品牌Blueprint,其中包含了在线学习、个人培训和证书认证等各个环节。Facebook的疆域,或许并不止于社交媒体。
  4月,老牌职场社交平台LinkedIn以收购在线学习平台 Lynda和与EF Education(英孚教育)合作的方式,正式进军在线教育。LinkedIn从职场需求切入在线教育,目的性和实用性都很强,很可能将成为在线教育中的一匹黑马。
  8月—10月,MOOC三大供应商之一的Coursera在专注高等教育的路上一往直前,获得4950万美金C轮融资,另有新加坡经济发展局投资私人有限公司投资的金额尚未公布。当MOOC在被唱衰和资本寒冬的言论中饱受质疑之时,Coursera的融资无疑让MOOC看到了希望。
  11月,专注于提供编程教育服务的Udacity和在线外教英语学习平台VIPABC的母公司TutorGroup分别获得1.05亿美元的D轮融资和2亿美金C轮融资,估值都已经超过10亿,两个教育领域的新独角兽几乎同时诞生,也让在线教育行业为之振奋。
  在线教育的出现,无可否认地影响了教育行业的发展,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15年在线教育年度数据在线教育篇》显示,2015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达到1192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大关,K12领域依然是教育行业的必争之地,而家教O2O也出现了爆发的态势。
  但前两年常说的“颠覆”一词,在2015年出现的频次却没那么高了。确实,在这个周期长、投资多、回报慢的教育行业,想要“颠覆”并不容易。4月,全通教育曾以467.57元(除权前)创A股最高价,也被热钱捧上了天,但经不住股市震荡,仍是跌回一年前.
  政策的红利与资本的冷淡相交织,让2015年的教育行业在前进同时也有所降温,逐渐回归教育内容本身。无论是调整战略的百度,还是专注垂直的网易,抑或是新晋独角兽Udacity,除了销量、用户数以外,内容已经成为他们最为关心的焦点。毕竟,在在线教育发展的早期阶段,优质的教学内容(外延至师资力量等教学生产者)是稀缺内容,它们才是用户教学效果的最大保障。
  但假以时日,等教学资源走向平衡,教育内容趋于标准化之时,稀缺资源就会往教育资源的上下游进行延伸,上游至学习动机,下游至就业工作,乃至连接整个教育活动闭环的服务,都可能成为在线教育最具竞争力的因素。那时的教育行业会是怎样一幅场景,我们无从而知,但我们对在线教育的未来满怀期待。
来源:i黑马







欢迎光临 乐点-乐点社区-小程序-智慧娱乐生活 (http://bbs.6dcx.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