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本届CES Asia上,京东展出了整个智慧物流的成员,包括无人机、无人车。目前,物流配送一直是电商平台所关心的问题,张晨表示,目前没有一家物流公司在配送效率上超过京东。
但京东的高效配送,离不开快递员的辛苦,在双11中,分拣员和打包员在仓库内一天行走的路程超过一场马拉松,人的效率已经发挥至极致,未来只能依靠技术。
CES Asia聚齐京东智慧物流家族
随着智能化产品的不断发展,无人配送系统也开始出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未来也许会彻底投入到物流应用中。作为自建物流的京东,近年来也在持续发力智能化产品,包括无人机、无人车与无人仓。
在CES Asia 2017上,京东展出了三款无人机,形态各异,但都是京东智慧物流的一部分。
这三款无人机是京东X事业部自主研发的,其中,三轴六旋翼机型通过共轴双桨的设计,缩小了机体尺寸,减轻了机身重量,从而带来了更好的气动性能,以及更优秀的装载能力。据工作人员介绍,这款三轴异形无人机被命名为Y-3,Y-3无人机主要负责20公里范围内的送货任务,最大载荷10kg,续航时间20分钟。
早已亮相过的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V-2也展出了。V-2的设计初衷是希望能实现在高原或者恶劣天气条件下的货物运输任务,固定翼无人机的载重大,飞行时间长,但对起降场地要求较高,而垂直起降固定翼则解决场地对无人机的制约。该无人机能实现全自主起飞、巡航、自主卸货机返航,能够视觉识别避障安全防护功能。
另一款体型较小的无人机,该无人机拥有自主起降功能,巡检速度可达15-22m/S,续航时间达30分钟以上,能自动设置航线。地面可实施监控热源情况,自动跟踪高温目标点并且显示温度。尚不清楚该巡检无人机在京东物流体系中起什么作用。
除了无人机,还带来了智能配送车与智能搬运机器人,智能搬运机器人AGV能实现物料在对应工位之间的搬运,采用惯性导航+二维码识别技术,通过调度系统可灵活的改变路径使效率最优。
与无人机主要应用于解决农村配送“最后一公里”不同,京东智能配送车主要应用于城市送货业务,从站点配送至写字楼、自提柜、居民区便民店、别墅区及园区等。小车从站点装货后,按照固定路线行驶,到达客户指定送货地点通过京东APP、人脸识别等方式一键取货。
张晨特别提到,未来包裹不是直接派送到家里或者公司,而是动态根据收货人的所在地进行调整,正在逛街的你也可能收到提醒,智能配送车正在给你派件。在商场里通过人脸识别,从车里拿走你的包裹成为可能。
据悉,在今年的“6·18”期间,无人机、无人车、无人仓等都将投入实际的运营。据悉,京东要打造三级无人机物流网络,通过干线、支线与末端配送三个环节,实现完整的无人机物流体系。目前,京东正在全力研发中大型无人机,着眼于打造300公里半径以上的无人机配送生态圈,并实现数吨的载重量。
智慧物流需要通过调度中心进行连接
京东对未来物流的构想是——当货物进入到无人仓,通过机器人及AGV完成分拣、搬运以及拆码垛等仓储全流程,货物走出无人仓之后,将依靠无人机和无人车送到用户手中,其中,无人机定位为农村最后一段的路由运输,无人车从事城市最后一公里送货到用户手中的2C业务。在这一过程中,少不了对无人车和无人机进行调度。
巧合的是,就在CES Asia 2017展会开始的前一天(即6月6日),京东智慧物流全国运营调度中心在江苏宿迁正式落成并投入使用,这也是全球首个无人机运营调度中心。宿迁作为刘强东的老家,是京东无人物流的试验地和据点。
调度中心坐落在宿迁电子商务产业园区,是京东智慧物流全国示范基地的一部分。调度中心掌握着每一架无人机的坐标位置和飞行参数。京东除了无人机本身之外,已研发成功无人机飞控中心,这项技术比无人机本身更为重要,是真正实现落地运营的基础。飞控中心可以对航线、配送无人机的性能和状态、订单数据等进行全面管理与实时监控。
京东方面表示,基于人工智能的飞控中心调度是完整的智慧物流配送体系的一部分,最终将实现包括无人机自动装载、起飞、巡航、着陆、卸货、配送、返航等覆盖配送全流程的一系列智慧化动作。
京东无人机在去年CES上首次亮相后江苏宿迁进行了送货首飞,去年双十一也在北京、江苏、四川以及陕西四地投入试运行,但无人机送货距离落地仍有一段距离,京东的优势在于有试验的条件。京东的末端配送凭借数十万的推广员大军基础,能够与无人机形成很好的结合,实现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通过配送站--推广员的方式,能够采用固定航线的方式进行配送 ,无论是安全性还是落地难度都更具实际价值与意义。
还有人质疑无人车的安全问题,京东的做法是:将无人车变小,速度放慢。目前,京东智能配送车行驶速度为2米/秒,车身重量30公斤,刹车距离为1到2厘米。同时,京东还利用高精度的测绘GPS点来规划路线,将智能配送车的路线偏差降低为一点几厘米。
京东将开放技术,助力全行业效率提升
京东集团副总裁黎科峰在CES Asia主题演讲上指出,京东想要做的是技术的全面开放,目前,京东已经实现了电商平台到互联网的赋能者这一角色的转变,京东云从传统的计算、存贮到京东零售及服务的赋能。
张晨指出,京东将进一步向社会开放,通过云计算,把已有的供应链、大数据、物流优势,充分向社会开放,带动全行业、全社会效率进一步提升。
人工智能已经深入到京东物流的方方面面,无人仓的使用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打包台上挂了摄像头,通过机器学习的方式来对商品不断的学习。大量智能物流机器人进行协同与配合,通过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图像智能识别、大数据应用等诸多先进技术,为传统工业机器人赋予智慧,让它们具备自主的判断和行为,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商品类型与形态,完成各种复杂的任务。
智能无人车还能通过人工智能逐渐学习熟悉地形,以适应复杂的城市路况。目前一辆京东无人车可以装载1到8个订单,无人车的出发点是配送站点,配送站点会按照系统的要求把订单包裹装到无人车里面,无人车会通过现在的自动驾驶和规划路径行使到办公大楼,之后,会给用户发送信息,用户收到信息后就可以通过人脸识别进行匹配,成功后即可取货。
未来,这些技术都可以通过开放给全社会,来提高运行效率。
5月22日,京东集团与西安航天基地签订了京东全球物流总部、京东无人系统产业中心、京东云运营中心合作协议,五年内计划投资205亿元。据宇辰网了解,这205亿元的战略投资主要用于打造三大总部、三大平台与四大产业。包含构建京东集团全球物流总部、全域无人系统产业总部、京东云山西大数据运营总部;建立融合智慧物流平台、飞行运营平台、大数据运营三大平台;打造智能制造、智慧物流、云计算、特色小镇四大产业。
张晨指出,未来12年,京东将通过自然语言处理、视觉识别、智慧物流、智慧供应链、金融科技等创新技术,将行业和社会的运营成本继续降低,京东未来的目标,是成为中国商业零售领域基础设施的提供商。这一切,先从物流实现无人配送做起。(文章来源于久闻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