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卖O2O整顿引发的行业地震还在持续。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南锣鼓巷多个商家从饿了么平台下线。饿了么回应称,此类商家均为证照不合规餐厅。根据调查,这些在南锣鼓巷经营多年的商家存在经营范围超限情况。 超限经营
南锣鼓巷是北京胡同的保护区,作为北京历史名片之一,南锣鼓巷每天要接待上万游客,餐饮业自然成为商家淘金的热门选择。消费者王先生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自“3·15”以后,南锣鼓巷的多个商家均已从外卖平台饿了么下架,恐为“黑商户”。记者向饿了么相关负责人求证,被告知下架商家并非卫生安全不达标的“黑作坊”,而是因为证照存在问题。
北京商报记者上周末前往南锣鼓巷,窄窄的巷子挤满了南来北往的游客,两边胡同里的餐饮店少有虚席,出售饮品、鸡排等外带食品的商家也排起了长长的队伍。记者刚刚拐进某条胡同就看到了多个写着店名的路标,路过的几家餐饮店均按要求将证照、量化分级标识和从业人员健康证在柜台前公示,不过仔细看来却能发现问题,某家餐饮店的餐饮服务许可证上的类别为“饮品店”,在店内却出售现场制售的盖饭类食品。食药监管部门表示,该店属于超限经营,而且出现这种问题的门店并不少。
业态限制
商家对此也是叫苦不迭。一位商户坦言,“我们除了饮品只有一款盖饭是现场制售的熟食,已经在这里经营快十年了,米、肉和鸡蛋都是货真价实,每天销售的数量也并不是特别多,但新证就是办不下来”。
经营范围难改的直接原因是南锣鼓巷对业态的统一规划。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交道口街道曾在2013年发布《南锣鼓巷特色商业街区业态指导目录》,严格限制小酒吧、无品牌特色餐饮店,对烤串、炸臭豆腐等低端小吃严格限制并加强管理,一批无证经营和污染环境的商贩被清出。经营范围变更或增加餐饮类的商家也受到了限制,一些商家未能及时修改经营范围,造成了经营范围不符等历史遗留问题的出现。
北京商报记者从食药监管部门获悉,南锣鼓巷由于区域小、客流量巨大,街道需要对内部业态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制定相应禁限制目录,食药监管部门会配合整体规划。南锣鼓巷食药所会经常对辖区内餐饮进行检查,分为早晚两班。对证照不符的商家会进行监管。过去经营超限会按无证经营处理,现在却只能责令整改,所以会有商家避开监管开店。
外卖喊冤
外卖O2O的兴起再次将小商家推到了风口浪尖。接入外卖平台后,商家每月可增加近千订单,成为了堂食以外的额外收入。但在“3·15”外卖黑作坊被曝光后,各地对外卖平台的监管一再收严,这些证照存在漏洞的小商家成为第一批被下架的对象,同时也遭到了线下的严查。
外卖平台也为此喊冤。某外卖平台负责人直言,“自从饿了么被央视曝光后,整个外卖O2O行业的压力都很大。事实上,我们也抵制黑作坊,部分已开店多年、拥有固定顾客群的商家也因此下架。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虽然大量存在问题的商家已不允许登陆外卖平台,不过这些商家线下店却仍在正常营业”。
监管部门表示,餐馆在线下经营会受到店面范围的限制,一旦接入外卖平台,订单量会大大增加,后厨的产能难以达到要求,产生的油烟也会破坏环境。此外,由于南锣鼓巷道路狭窄、游客众多,大量送餐人员进出会造成拥堵。
规划待续
日益增多的游客需求让南锣鼓巷难以负荷,由街道统一规范管理是大势所趋。早在2013年,各种雷同的烧烤、饮料小店,“小、散、乱”的小商店、小酒吧被清出,具有文化特色的书店、餐饮、健身、旅馆等项目成为街道鼓励入驻的对象。腾笼换鸟的整体改造让南锣鼓巷成为北京最具人气的特色胡同,据统计,节假日期间南锣鼓巷单日客流量已突破10万人次。
餐饮证照等“后遗症”是成功革新背后不可忽视的问题。据了解,南锣鼓巷目前经营的200家商铺中,餐饮业态占一半以上的比例,经营范围超限的商家大多存在于南锣鼓巷四周的胡同中,多为个体经营者,因办证意识薄弱、外部条件限制等问题没有获得相符合的证照,在监管收严后,将面临诸多麻烦。业内人士认为,南锣鼓巷由街道统一管理,则可由街道为商家统一申办特殊证照,并加强监管,让商家在保持安全、卫生的前提下合法经营。
本文转载至新华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