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外卖O2O品牌“笨熊造饭”完成新一轮融资

[复制链接] 0
回复
2761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该用户从未签到

855

主题

859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1797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6-8 10:10: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 阅读模式
2016年6月6日消息,外卖O2O品牌“笨熊造饭”创始人王亚军告诉亿欧,其已完成新一轮融资,具体金额不方便透露。投资方为东方饺子王董事长马宏波,武胜羊杂董事长王刚,新辣道联合创始人徐伯春。
此前,亿欧曾报道笨熊造饭完成由天使投资人尚孟生投资的1000万元天使轮融资,彼时,其打造的是中央仓储厨房、冷链配送、快餐外卖和移动厨房四大业务板块,2014年年底刚上线的笨熊造饭将商业模式总结为“三网融合”,即生产网+销售网+配送网。
王亚军告诉亿欧,笨熊造饭要做无实体店铺的麦当劳,把虚拟店铺开向全国。2015年3月份,笨重造饭模式一经在亿欧平台发布,阅读量飙升,确实引起业界不少的关注。
经过2015年全年的发展,外卖O2O平台转型、倒闭的不计其数。信口捏来的就有开吃吧、我有外卖、外卖超人、派乐趣、汁味、大师之味、妈妈便当等,转型的也有生活半径、零号线、风先生、达达、妈妈的菜等。
为什么还要强调品牌是“外卖O2O”品牌?
王亚军跟我说,笨熊造饭一直在坚持做外卖,好多都躺在血泊里了,越是这个时候,越是要挺住,它就是一个外卖O2O品牌。其一直坚持研发生产端、物流配送端及终端销售的三个环节布局。
原有的商业流程为:1)厨师在中央厨房研发加工餐品;2)半成品的餐品运往仓储加热中心;3)餐品在加热中心处理加热后运往最后一公里驿站;4)最后一公里配送人员在接到订单后直接配送。用户对复杂的操作流程不关心,只享受最后一个环节,即网上下单,一小时内等待用餐。
当时,亿欧判断,整个环节打通,需要很强的执行力和控制力,而笨熊造饭要做的是一个轻平台,主要控制前段研发生产、中端的干线配送,最后一个环节交由第三方配送团队完成。终端的销售和配送由社会性物流团队负责,连干线的配送也是由第三方配送团队负责,在环节控制力上会很吃力。
如今,笨熊造饭经过一年的摸索,进入新的阶段。
行业的竞争相对比去年小了很多,大家都进入了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时间,市场会一天比一天理智,核心竞争力将继续是产品质量和客户体验。今年凸显的产业体系,王亚军在去年说过对于一个外卖品牌而言,不是一个单纯的产品,而是产品体系,产品体系化的竞争将凸显出核心的优势,从研发,生产,冷链物流等综合体系的竞争。 王亚军称,去年的混乱竞争让大家尤为受伤,打的自己都是苟延残喘的,但是市场终究就是回归理智,从过完年这三个月,我一直在默默的研究,冷静的去思考每一天的市场。
未来的外卖市场必定会出现一个领先垂直外卖O2O品牌。
且不论该平台会是哪家,笨熊造饭在一直努力成为其中一员。5月4日,其进行了架构重组,独立了三大主线业务部门,聚合前进仓事业部, 供应链事业部,三网合一事业部,将全力推进三网合一。
从三网融合,到三网合一,是一个怎样的过程?
笨熊造饭主要服务C端用户,辅以B端(医院)企业。
1)在生产端完成半成品生产,线下前进仓(合作的产能过剩的餐饮实体店)由原有的郊区转移到城区,为其提供生产和加热功能,即微波炉操作和人力支持;笨熊造饭为餐厅提供品牌支持、平台支持、配送支持和产品支持。且目前一些外卖平台的自营外卖品牌也均有第三方外卖品牌提供。
前进仓与饿了么仓储店的不同在于,前者是自用,后者是公用;笨熊造饭系整合产能过剩的实体店资源,帮助想做外卖的店铺。其类似于海澜之家,对于用户是外卖品牌,对于前进仓/实体店是服务品牌。
2)在销售端,目前笨熊造饭在百度外卖、饿了么、美团外卖分别有近30家、10家、少数的店面。截至7月初,其预计在三家外卖销售平台的上线店铺数到50家。
3)在配送方面,目前其三网团队的平台配送都在不断的完善,基础物流体系也不断的健全,可以满足未来更大的单量配送需求。
——外卖市场盈利模式被质疑,现有融资可以撑多久?
——立马盈利,全线盈利。
王亚军表示,外卖O2O品牌上线外卖销售品牌,加以配送,已经逐渐盈利;以往的配送团队一单利润2元左右,无法平衡成本,死去一批外卖平台,导致该行业估值严重缩水。今年下半年,笨熊造饭会将精力放在提升业绩方面,重拾餐饮商家做外卖的信心;先把北京、南京打造了成样板地区,该模式需要得到重新验证。
为什么餐饮商家放弃做外卖?
简单的一单外卖,不是只有配送就可以的,需要线下多方面的支持。2015年倒闭的多家外卖平台,以及餐厅选择放弃外卖的原因,不是自身不做外卖,而是饿了么、美团外卖、百度外卖等销售平台的补贴力度减弱,平台注重客户品质和体验,餐厅从被动运营转做主动运营,失去运营能力的餐厅,同时失去用户和配送补贴两条腿的餐厅,还被要求外卖出品品质及包装品质高逼格。
最终导致:餐厅1)主动运营能力弱,无优等线上位置露出,无销售量;2)销量有后无配送,自配送成本6-7元,比原有的1元配送提升了很高的门槛,店家亏损;3)产品的不标准化影响着餐饮品质,类似大师之味的品质提升的同时成本无法平衡。
所以,外卖从一个可以“没有基础的建设,盲目的追求销量,没有自主营能力及自销售能力”小白都可以做到单量爆棚的业务成了一个高门槛,需要销售、配送、设计等能力齐全的技术活。
未来可以融合生产、销售、配送的纯餐饮外卖O2O品牌能否撑起一篇天,甚至可以在领域内可以出现上市企业?还是未来的高品质餐厅仍然只需管理IP,销售、采购、配送均有平台完成?
从2015到2016,外卖变得不再简单;或许,从未简单过。


本文转载至亿欧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