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O2O可谓是近年来汽车电商乃至整个商业领域最为特殊的尝试,从e洗车到博湃的轰然倒毙,掀起了一次次的大地震,至今依然余震不断,从整个市场的方兴未艾到哀鸿遍野的时间跨度也不过一年而已。当然,最为痛心的应该还是风投资本家们,毕竟他们付出了白花花的银子,现在都有点谈O2O而色变的迹象了。诚然,他们的失利与其自身对行业发展趋势和汽车后市场O2O商业模式存在悖论的判断失误和盲目跟风不无关系。 自从汽车O2O几乎全线溃败,整个O2O都成了被人所诟病的对象,于是O+O或者反向O2O等所谓的新概念就不断涌现出来了。但我个人觉得,这些还都是新瓶装旧酒换汤没换药,还是在老格局中原地踏步地玩玩文字游戏罢了,根本就没有洞悉到O2O与汽车后市场电商在商业模式上本身即存在悖论和不可复制性,他们还是在老路上徘徊不能自拔,缺乏真正富有创新模式的解决办法。
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为何滴滴就能够很成功,而汽车后市场O2O就哀鸿遍野,同样是做与车相关的电商平台,他们的差距咋就那么大呢?首先出行是非常高频的消费行为,人们每天都要出行,而且出行就有往返,大家可以想想还有哪种消费行为是自然就会倍增的,我是没有想到;其次出行又很容易标准化,因为服务过程非常简单,由A及B流程更为简单,并且易于操作;因为服务流程简单好规范,消费频次又高,用户对于消费平台的依赖性就会很高,而对于服务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就比较弱,由于出行消费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用户对于服务车辆和服务者的依赖很弱,这就是出行电商化平台的成功的关键;笔者的结论是出行消费是具有高频次的广泛需求,而且服务和消费的起点低,更易于平台化运营,于是在大资本的拼杀之下成就了如滴滴这样的成功的大平台。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汽车后市场O2O平台,首先,相对于出行消费后市场的消费行为就过于复杂而且频次非常低,产品需求同样也非常复杂,绝大多数的服务与需求不对称,致使用户对平台的依赖程度很低,再加上消费频次低,仅仅只是单一的品类消费的话,用户衰减的就会非常大;其次,用户需求广泛度有限,而且用户对服务主体的依赖性比较大,比如他们更需要服务规范的、技术娴熟的技工,甚至于更会青睐于人品好的信任度高的技工,这本身也就弱化了对平台的依赖性;再者,消费频次低转化率也很低,形成对于服务主体的固定化又不是一两次消费行为可以做得到的,进而对于平台的依赖性也就更加难于培养,这就进一步加大了后市场电商平台的风险;综合上述原因,针对频次低转化率低最直接的解决方案就是引流的问题,众多的O2O平台创业者们于是拼命烧钱买流量,比如免费洗车等,但大多数也都失败与此,因为这本身就存在悖论,转化率低那么得用多少用户去冲量,入不敷出就成了必然结果,事实上是他们到死也没有找到用户消费的场景化入口,因为消费的场景化入口才是汽车后市场O2O平台真正的交易入口。
最近,笔者就发现了这样一个汽车后市场O2O平台,它就是好快保,这个平台没有在轰轰烈烈的烧钱中随波逐流,而是坚持走好自己的路,在整个市场哀鸿遍野之下痛定思痛创新求变,找到了一条成功的解决之道。笔者也曾与好快保的创始人田毅有过深入的探讨,总结观点如下。
本文转载至网络
|
|